“六一”儿童节期间,兴化法院的法官们来到多所中小学、社区,为孩子们送去法治宣讲和慰问关爱,陪他们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儿童节。
开展法治宣讲,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
“作为父母,你知道管教未成年人的界限在哪里吗?各位老师,这些法律知识,学校有没有跟孩子们讲过?同学们,你知道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吗?”
在兴化市临城中心校,初一年级的孩子们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一起坐在课堂上,正在给他们上课的是来自兴化法院少年及家事审判庭的法官沈玉秀。
将于6月1日儿童节当天起施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修订后增加了多项未成年人保护措施。“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的,将会依法予以训诫,而学校在讲授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如何和同学相处,提高孩子的法治素养。”课上,沈玉秀结合自己的审判经验,对两部法律作了宣讲,提高师生和家长对“两法”的知晓率。
现场的学生、家长以及老师们听得分外认真,并不时和法官互动交流。
“如果形成一张严密的保护网,让孩子们成长的土壤变得越来越好,就能及时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对沈玉秀的期许,现场的教师和家长纷纷表示赞同。
垛田中心校、大垛中心校、板桥初中兴东校区、兴化一中……儿童节期间,兴化法院妇联、团委、关工委走进多所学校,为近千名师生、家长送去了法治宣讲“大礼包”。
“专题法治宣讲能有效帮助青少年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法治意识,培养法治思维,让法治精神在青少年一代心中落地生根。”兴化市妇联妇女儿童权益保护部部长王诗琴对兴化法院送法进校园系列活动表示充分肯定。
寻找困境儿童,让爱缺位不缺席
儿童节前夕,在景范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兴化法院的巾帼志愿者来到月月、陶陶(化名)两姐弟家中,给他们送去学习和生活用品。“孩子的爸爸常年不着家,妈妈也狠心,陶陶才三岁她就离开了这个家,再也没回来过。”两姐弟的奶奶说起家里境况不由得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寻找困境儿童”活动是兴化法院贯彻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要求、积极开展“为群众办实事”项目的重要举措。该院联合景范社区、英武社区,对辖区内的留守儿童、困难儿童、“边缘”少年进行摸底排查,建档登记后由院妇联牵头各部门巾帼志愿者开展结对帮扶,月月和陶陶就是陈虹、颜莉曾两位法官帮扶的对象。除了定期走访慰问,志愿者们更加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两姐弟长期缺乏父母关爱,爷爷奶奶都年过六旬,靠打零工赚点生活费,生活的压力让他们无法给予孙子孙女更多精神上的关爱。面对第一次上门的志愿者,姐弟俩很沉默。
但在陈虹、颜莉曾两位法官的开导下,两姐弟敞开了心扉。“妈妈走了之后,再也没有回来看过我,我想她。”听了姐姐的话,一直沉默的弟弟也红了眼眶。
“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但有爷爷奶奶关心着你们,现在还有我们,这是我们的电话号码,生活上、学习上有什么需要尽管和我们联系。”两位法官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细心的姐姐把号码存进了爷爷的手机,并约定“六一”儿童节,法官妈妈来陪他们一起过。
法院开放日,法治意识从小养成
“穿上法袍,手握法槌,我感到了法律的庄严、神圣。”5月31日下午,景范小学六年级50多名学生应邀参加兴化法院“法院开放日”活动,零距离接受了一次生动活泼的普法教育。
在诉讼服务中心,孩子们现场体验了诉讼服务一体机、多媒体触控查询机等智能化诉讼服务设备,并了解了案件审理流程和诉讼服务中心各窗口职能。
在少年及家事审判庭,法官向同学们介绍了法庭的功能和作用、开庭的程序,以及法徽、法袍、法槌、天平的含义等。随后,学生们在法官的指导下进行了一次“模拟法庭”活动,他们走上审判台,身着法袍、敲响法槌,零距离感受到法庭的威严、法律的严肃。
他们通过观摩庭审、体验法官角色、聆听法治讲座等一系列活动,对法院有了新的认识,感受法院的公平正义和法律的威严庄重,在思想上受到了洗礼。
随后,法官助理朱锦程用浅显易懂、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精彩的法治故事,让学生们了解了什么是法律,什么是法治精神。在课后的现场提问互动环节,学生们踊跃参与,积极提问,现场气氛热烈。
这份特别的“六一”儿童节“礼物”,让孩子们收获满满。
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促进广大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兴衰,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协同发力。“2019年,我院荣获‘全国青少年维权岗’称号,今年初,少年及家事法庭又被表彰为‘全国巾帼文明岗’。”兴化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澄介绍,“我们将珍惜荣誉,始终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不断创新工作举措,积极践行为民办实事,以法治力量护航青少年美好未来。”